
抗战时期,河北各地还开办了许多学校,如,1938年在深县创办河北抗战建国学院,1939年在唐县创办的白求恩卫生学校(后改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在陈庄开办抗大二分校,在南宫成立冀南政治干部学校,在阜平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7月,抗大总校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千米,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于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在华北敌后,进行为时两年多的办学。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同时也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