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武汉会战之后,中国海军彻底失去了打正规战的能力,主力舰艇几乎全部损失,对此,水上布雷战成为了海军中后期主要的抗日方式。在中国战场,中日海军的实力几乎无法相比,这个时候,非对称的运动战法就尤为重要。1938年以后,海军部队组建了数个布雷总队,下辖若干分队,协助陆军作战。作战地域下辖湘鄂赣徽苏多个省份,长江各个流域都有中国海军布雷作战的身影。但鲜为人知的是,广大群众依旧也参与了布雷作战,与海军士兵们肝胆相照。
在长江沿岸,洞庭湖沿岸等地,老百姓与官兵一道,冒着生命危险从大后方互送若干水雷前往布雷地域,多为“昼伏夜行”,因为日本航空兵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光顾”头顶,加之抗战时期水雷制造水平有待提高,经常有误爆的现象。在运送水雷和其他装备的路上,许多老百姓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为海军抗战做出了贡献。有时国军的水雷会取得巨大战果,让日本海军咬牙切齿,经常在舰艇被炸沉后扫荡附近村庄,屠杀当地百姓,而日军的屠杀吓不倒英勇的中国群众,依旧勇敢的协助军队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