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科普知识:核武器知识及防护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当地时间27日就乌克兰局势举行会议,责成俄国防部将俄核遏制力量提至特殊战备状态。在俄使用核武器的猜测中,美政府网站更新了关于在核爆炸期间准备和保护自己的方法的指南清单。万一有一天,真用上了核武器,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损伤或减少伤害呢?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引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按作战使用范围,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按配用的武器,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爆炸后1秒至10秒时间内的闪光及几千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其杀伤破坏因素包括“烧”“爆”。光辐射直接照射无隐蔽的人员会造成烧伤。如果用眼睛看核爆炸的火球,会产生闪光盲或造成眼底烧伤,在爆炸中附近人员吸入被光辐射加热的空气,会造成呼吸道烧伤。光辐射能引起大面积火灾;引燃、引爆其他易燃易爆物,同时造成人员的间接伤害。

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高温高压火球猛烈膨胀压缩周围空气而形成的高速高温高压气浪。它对人员、物体能够造成挤压、抛掷作用。挤压作用造成严重内伤,如肺、胃、肝、脾等出血;抛掷作用造成外伤,如皮肉撕裂和骨折。冲击波可造成建筑物倒塌,砖瓦抛掷造成人员间接伤害及堵塞交通。

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一种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是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内放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射线,作用于人体时无特殊感觉,能破坏人的组织细胞,使人得急性放射病。早期核辐射会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性能。

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其作用半径可达几千米,对人员没有直接的杀伤力作用,但能消除计算机上存储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灵,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破坏。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核爆炸后,从蘑菇状烟云中散落下来的放射性物质。它像尘埃一样,随风漂移,逐渐沉降,使爆心周围和下风方向地区的物体、空气和地面等受到沾染,并形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沾染区。

 

   核武器的防护

室外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外人员应从防护较严重的瞬时杀伤因素着眼,防护的原则是减少暴露表面,争取重型屏障、重点保护头部、减少碎片杀伤。

       正确的方法是:发现爆炸闪光,应忌看火球,迅速进入各种人防工程防护,并不要随意进出或走动,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时,迅速利用三五步内的地形物就地卧倒。遇到较大的地形物,横向卧倒;地形地物较小时,面向爆心卧倒;无地形地物可利用时,背向爆心卧倒。

       核爆时,如果身边有江河、湖泊或池塘,应立即潜入水中防护。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浅色衣物覆盖身体,尤其是皮肤暴露部位。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时应注意:必须利用地形地物背向爆心的一侧,尽量利用坚固、稳定的地形地物,避开易倒塌、易燃烧、易爆炸的物体,以免间接伤害。

室内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内人员防护原则是:利用坚固的建筑部位和家具,减少暴露,设置屏障,保护重点部位,减少碎片杀伤。

       正确的方法是: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利用墙角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卧倒。应避免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以免玻璃碎片使人员击伤或造成其他间接伤害。冲击波过后,应立即抖落身上的尘土,迅速进入人防工程进行防护。若没有人防工程,也可以进入冲击波袭击后未倒塌的建筑内,立即关闭门窗,防止放射性灰尘进入室内。

核事故的防护

    (一)掩蔽。有重大事故发生时,一般人员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迅速进入室内或地下室。要关闭门窗,堵住通风孔,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室内。

    (二)交通管制。禁止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防止放射性物质在更大范围内扩散。

    (三)服用碘片。在必要时,政府会向市民发放碘片,以防止和消除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四)临时疏散人员。这是放射性物质在本地区超过一定程度时所采取的极端措施,市民应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区。

    (五)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要戴好口罩、风镜、帽子、面纱巾,扎好领口、袖口和裤脚口,以免暴露部位和空隙处遭受污染。

    (六)做好食品和饮用水的管理工作。在还未受到污染时,及时把堆放在室外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收藏到室内,水井用塑料布等包住井口后再加盖。对可能受到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不能随便食用,须经卫生监测部门检测,并经清洗、存放及其他方法处理合格后才能食用。

       对于核爆炸后产生的辐射损伤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办法防护,并且对核爆炸后产生的损伤的救治目前还是没有特效的急救和治疗,但是采取积极合理的防护措施可能帮助减轻被辐射造成的伤害。



0.065608s